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文王八卦方位與五行


文王八卦方位與五行

〈說卦〉: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
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
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
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
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說卦〉:八卦與五行
坎為水,離為火,巽為木,乾為金,坤為地(即土),艮為山(積土成山,亦為土)
兌,其于地也,為剛鹵(取金剛不生也),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東方為木)。

文王八卦方位的排列,應是依五行相生的次序而來。

就卦象而言,艮卦內含有三、四、五互體震之象,震為行、為始、為生,因此,艮卦又有終止之後必要行始之義。此即〈彖傳〉所謂:「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說卦〉傳作者稱「帝出乎震」,此是說八卦方位次序以震為始,但有始必有終,故特置艮卦于東北方向,取艮有終止之義,以套八卦循環一周期之終。又取艮有終極必始之趨勢,以與震卦明顯之始銜接起來。
(以上參見 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上冊,頁23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