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關雎和鳴

關雎和鳴
---微言大義境界中的詩言哲學

此文轉引自
http://art.enorth.com.cn/system/2002/03/20/000294242.shtml

"詩言志",也言哲學。

讀詩讀到現在,從中到外,名篇多有涉及,全面細論起來,無詩可與《詩經. 關雎》篇相媲美。

比評一篇好的詩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情者見情,道者見道,很難找到一個可供比較的共鳴點和一個共同的標準。 關於詩評,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中的境界之說,甚有見地,已得公認,可作我們的比較標準基礎。 如果我們特認真,還可進一步地學習西方分析統計的方法,發給每人一張細表,分門別類地一一打分,如境界分若干,情感表達分若干,藝術分若干,哲學表現分若干,社會健康效應分若干等等,然後計算總分,就可得出一個結論。 當然,這裡說的是水平相當、難以鑑定的情形。

還有一種情形,科學研究者戲稱為"Bloodyobvious",即一種不需統計、不需比較、相差懸殊、極其明顯的例子。 我今天在這裡所說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特例。
有人可能認為我言過其實,有文人誇張之嫌。 然而,我卻只是一個喜愛文學的道地的科學工作者,重證據和嚴謹是我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 的確,《關雎》一詩表面看來並非特別起眼,描述的是君子追求淑女之事。 如果不加細究,確難發現其十分獨特之處,體會孔子以《關雎》作為《詩經》之首的深刻寓意。 孔子遵循"述而不作"的原則,其思想和邏輯主要體現在其編輯內容的順序上。

歷代學者一般認為,孔子以《關雎》作為《詩經》之始的用意是"正夫婦"之道,體天地陰陽之義。 所論誠然如此,但該詩表現的哲理遠不止如此。 如果僅僅如此,我就不需如此熱切地向你推薦該詩了。

《關雎》是《詩經. 國風. 周南》中的第一首詩。 國風,指的是諸侯國中的民俗歌謠。 週,周文王諸侯國;南,這裡主要指豫鄂江淮間的南方諸侯國;周南,即指周的禮樂文化對南方諸侯國的影響和教化。 《關雎》全詩八十字,實際用字四十四個,重複用字三十六個,四字一句,四句一段,共分為五個段落,茲摘錄如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莕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莕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莕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初讀此詩,人們不禁被詩中撲面而來的春意生機和深深的愛意所感染,並體會到自然和人的和諧一致。 然而詩中大量的重複用字,同時也讓人困惑。 用今人的眼光看來,很有原始狸俗之嫌。 可是靜心細究起來,這些重複用字,在各自的上下文中,各有不同的寓意,正好表現了該詩的鮮明藝術特色。 如"窈窕淑女"句在詩中共出現了四次,然而每次所處的環境明顯相異,其挑戰的強度呈逐漸增加狀態,故對淑女的讚美之義也相應地得以昇華:第一次出現?quot;窈窕淑女"是對淑女的靜態特徵描述,面對的僅是對景生情(雎鳩發春情求偶之聲)所致的自然欲求的挑戰,而這時"君子好逑"而無行動,"淑女"因不知君子之思故無反應;第二次出現的"窈窕淑女"的內心是動態的,其掩藏在水面下的芳心是"參差"忐忒的,其意識流是"左右流之"的,因為她面對著君子的"寤寐求之"的挑動;第三次出現的"窈窕淑女"的內心是相對定向的,她在"參差"中採擇了追求她的君子,接受了他"琴瑟友之"的友好之舉;第四次出現?quot;窈窕淑女"的內心是完全確定的,她不顧"參差"地接受了君子"鍾鼓樂之"的大樂之為。 "窈窕"二字的含義是幽閒貞靜。 淑女雖然面對著逐漸加強的挑戰,均能發乎情動乎理,我自幽貞相應,"窈窕"自處,充份體現了西周初期周文王禮樂教化對民眾的影響。

詩中還有三個"參差莕菜,左右芼之"的重複,也有十分重要的含意。 它們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句一起共同指明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時間變更。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句無疑指的是春天,該句指的是雎鳩在春季求偶發出的關關應和的聲音。 漢語中的春字,多和求偶慾望相關,如春意、春情等是例。
"參差莕菜,左右流之"句,描述的是夏日時水中莕菜的生長運動貌。

"參差莕菜,左右采之"句,描述的是秋日時水中的莕菜有些已經成熟,可以選擇採摘。

"參差莕菜,左右芼之"句,描述的是冬日時水中的莕菜都已成熟,可以或左或右地普遍收集。

這四段詩中刻意表明各自的季節屬性,有其深刻的意旨;即為的是闡明陰陽男女在五行大理中的天人合一行為。 中國的五行系統,是傳統的前不見源頭的哲理,人熟能詳,所謂春木生、夏火長、土王四季、秋金成、冬水藏。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五行是古人闡述自然和社會所遵循的最大基本原理。 五行就如一個空筐結構,不管什麼都可往裡配置,象方位、四季、陰陽氣等。 如《管子。 四時》這個屬月令類的時憲書,其五行就是與四方、四時、氣相配的:

東方曰星,其時曰春,其氣曰風,風生木與骨。
南方曰日,其時曰夏,其氣曰陽,陽生火與氣。
中央曰土,土德實輔四時入出。
西方曰辰,其時曰秋,其氣曰陰,陰生金與甲。
北方曰月,其時曰冬,其氣曰寒,寒生水與血。

《管子》這個五行四時順序,恰巧與《關雎》的四季順序相合,有趣的是《關雎》的夏秋詩段之間,也有一個不明時節、與土位相當的一段詩。 更有趣的是該段詩描述的君子也似土的德行,環行回复,輾轉反側。 不僅君子的土德的行為如此,其它木火金水四德的行為也與君子的行為吻合,體現了天人一體的五行之行,陰陽男女在五行時流中的相配摩合過程:

春木生對應君子生"好逑"之心;

夏火長對應君子"寤寐求之"之為;

土王四季對應君子"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之為;

秋金成對應君子"琴瑟友之"之心許小樂;

冬水藏對應君子"鍾鼓樂之"之收娶大樂。

值得注意的是,君子之行在這裡頗似《周易》乾卦的德行。 相應地,作為陰性的淑女,在五行時流中則是遵循坤卦靜順的特徵,"窈窕"自如,順陽而至,"安貞吉"。

以上闡發,絕非杜撰,有《韓詩》作證。 《韓詩外傳. 卷五》載:"子夏問曰:「《關睢》何以為《國風》始也?」孔子曰:「《關睢》至矣乎!夫《關睢》之人,仰則天,俯則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紛紛沸沸,道之所行,如神龍變化,斐斐文章。大哉!《關睢》之道也,萬物之所繫,群生之所懸命也,河洛出圖書,麟鳳翔乎郊,不由《關睢》之道,則《關睢》之事將奚由至矣哉!夫六經之策,皆歸論汲汲,蓋取之乎《關睢》,《關睢》之事大矣哉!馮馮翊翊,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子其勉強之,思服之,天地之間,生民之屬,王道之原,不外此矣。」子夏喟然歎曰:「大哉!《關睢》乃天地之基也。」詩曰:「鍾鼓樂之。」"

讀了以上孔子所提示的《關睢》之道和我對該詩的闡發,我想你也應該同意我對《關睢》的評價和讚美吧!
本文作者: (音明),澳大利亞醫學博士。 曾對《河圖》、《洛書》和伏羲八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著有多篇文章。

詩經•伯兮

詩經•伯兮
此節文字引自
http://www.china5000.cn/wenming/dhhs/content.jsp?id=87607&s_code=030901
伯兮朅兮,幫之桀兮。 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願言思伯,便我心痗。

《詩經•國風》的大部分作品產生於西周後期到春秋前期的這一段時間裡。 當時,由於周王朝的統治者的荒淫殘暴,昏庸無能,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發展,特別是與外族的戰爭,使整個社會陷入了動盪不安的氣氛之中,而廣大人民更因此承受著沉重的兵役、徭役的負擔,正常的勞動生活秩序被打破,飽嚐著親人離散、不得團聚的相思的痛苦。 《伯兮》便是通過婦女在家思念出征丈夫感情的抒發,曲折地反映了這一現實,委婉地表現了廣大人民在這樣環境中的怨憤情緒。

《伯兮》是一首抒情短詩,但它通過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傾訴,塑造了一個感情真摯的思婦形象。 抒情主人公在詩的開頭,以誇讚的口氣描敘自己的丈夫,表現了她發自內心的自豪感和對丈夫的真純的愛戀,為下面抒發深沉的相思感情作了有力的鋪墊。 第二章寫丈夫去後自己的生活。 短短四句,寫盡了女主人公百無聊賴的生活情狀。 少女、少婦總是喜歡打扮自己的,對鏡梳妝,應當是婦女清晨的第一件事,面對這一件事,女主人公已無心去作,那一天之中其餘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還明白地告訴讀者,她不僅一天如此,而且天天如此。 從中可以想見女主人公的寂寞愁悶。 “豈無膏沐”是一設問句,這是讀者讀過上面兩句後產生的疑問。 “誰適為容”,女主人公簡短的回答,不僅是在向讀者解釋,而且是向讀者坦露自己的內心世界,讓讀者通過生活的表像看到女主人公所承受的離別相思的熬煎。 而聯繫到第一章女主人公對丈夫的讚美自豪,便可以體會到,詩人在這一章裡極力形容女主人公不願梳妝打扮,就是為了鮮明突出地表現她摯愛著自己的英雄的丈夫,愛國的戰士。

如果按《詩經》傳統的表現手法——賦、比、興加以分類,那麼,《伯兮》的第一、二章主要表現手法是賦,著重於描敘女主人公的生活情態。 第三、四章則主要的表現手法是興,即如朱熹所說:“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這兩章的中心句子是“願言思伯”——深切地思念自己的丈夫。 但如果僅此一句,不但不能使讀者俱體理解女主人公思念的深切,而且我們也很難把它稱為詩。 作者成功地借助於比興手法構築成詩的形式,生動地表現了女主人公感情的深度,進一步突出了女主人公的形象。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這一起興十分新鮮別緻,看似平常,卻又奇崛。 久旱的時候盼望下雨,這本是人們的普遍心理,但作者卻用否定的方式表達,顛倒說出,令人意外,這就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如前所述,詩之起興是先言他物以引出作者所要一現的主要思想,它本可以和所要表現的思想沒有關係,但《詩經》中好的起興常常是對詩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的有力的烘托和渲染。 《伯兮》中“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這一起興也兼有比的作用,它生動形像地表現了詩中女主人公極盼丈夫歸來而丈夫卻沒有歸來的失望心情。 接下來的兩句是“願言思伯,甘心首疾”,作者又用了一個奇特的說法。 由於思慮過度而使人的身體不舒服,這本是正常的情況,也是人們不希望出現的情況。 但詩人為了強調女主公思念丈夫的深切,卻說她甘心情願這樣。 這就又出於人們的意外,它不僅生動地表現了女主人公對丈夫感情的深摯,而且使女主人公如痴似狂的傷心神態躍然紙上。 第四章在表現手法上和第三章相似,“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北)”,也是一種兼有比喻作用的起興,“在哪裡能找到忘憂的萱草呢?找到我就把它種植於堂屋的北面”,用現實中找不到的萱草作比喻,以表現女主人公無法排遣鬱積於胞中的離別的相思。 “願言思伯,使我心痗”這兩句的語法結構和第三章的基本相同,但在感情的表現上則較為平易樸實。 以全詩而論,第三章著重表現女主人公由於相思的痛苦而造成感情上的痴迷,想入非非,神魂顛倒,因而出語奇警,醒人耳目。 第四章在感情表達上恢復到女主人公所處於的日常狀態,和第一、二章相承接,平平實實地陳訴自己的感受,但女主人公的獨居的淒冷寂寞,心情的抑鬱,使人倍感真切而生憐惜同情之心。

寫男女別後相思的“閨怨”,這是我國古典詩歌的一個重要主題,統稱“閨怨”詩或“思婦”詩。 與其後的“閨怨”“思婦”詩相比較,《伯兮》在思想感情上更為質直樸素,強烈得多;在藝術表現上也顯得渾厚平實,直截得多。 但也可看到,它的質樸的形容和渲染,鮮明的比興和反襯,在自豪中見出嫵媚,在愁怨中流露深情,都給後來詩人以啟發,對後世閨怨詩的思想和藝術產生明顯的影響。 因此把《伯兮》視為千萬閨怨詩的第一章,似乎不為過譽。
責任編輯:wenming來源:中國傳統文化網

詩經 - Wikipedia

詩經 - Wikipedia
以上是維基百科關於詩經的介紹

詩經/關雎 - Wikisource
這是「關雎」在維基文庫中的資料

詩經/伯兮 - Wikisource
以上是「伯兮」在維基文庫中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