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在八卦納五行時,取〈說卦〉。
在爻納五行時,則取周秦時期十二地支與五行相配說。
十二地支分陰陽:子、寅、辰、午、申、戌(陽支) 丑、卯、巳、未、酉、亥(陰支)
京房以六陽支配:乾、震、坎、艮(四陽卦)
六陰支配:坤、巽、離、兌(四陰卦)
《易》氣從下生,所以乾坤六爻納支,自初至上。
乾卦六爻,自初至上分別配納:子、寅、辰、午、申、戌
震卦六爻,自初至上分別配納:子、寅、辰、午、申、戌
坎卦六爻,自初至上分別配納:寅、辰、午、申、戌、子
艮卦六爻,自初至上分別配納:辰、午、申、戌、子、寅
坤卦六爻,自初至上分別配納:未、巳、卯、丑、亥、酉
巽卦六爻,自初至上分別配納:丑、亥、酉、未、巳、卯
離卦六爻,自初至上分別配納:卯、丑、亥、酉、未、巳
兌卦六爻,自初至上分別配納:巳、卯、丑、亥、酉、未
坤卦從未始逆行
《京房易傳》說:「陰從午,陽從子,子午分從,子左行,午右行。」
這是根據十二消息卦說而言,
子是十一月復卦一陽生,「陽從子」即陽生始於子。
午為五月姤卦一陰生,「陰從午」即生始於午。
所謂「子午分行」,是說,六陽支以子、寅、辰、午、申、戌為序,
六月支以未、巳、卯、丑、亥、酉為序。(午屬陽支,故取午後之未支開始)
陽支陰支順序相反,故稱「分行」。
宋項安世說:「陽卦納陽干、陽支,陰卦納陰干陰支。陽六支皆進,陰六支皆退,惟乾納二陽,坤納二月,包括首尾,則天地父母之道也。」
(以上參見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頁2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