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關雎和鳴

關雎和鳴
---微言大義境界中的詩言哲學

此文轉引自
http://art.enorth.com.cn/system/2002/03/20/000294242.shtml

"詩言志",也言哲學。

讀詩讀到現在,從中到外,名篇多有涉及,全面細論起來,無詩可與《詩經. 關雎》篇相媲美。

比評一篇好的詩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情者見情,道者見道,很難找到一個可供比較的共鳴點和一個共同的標準。 關於詩評,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中的境界之說,甚有見地,已得公認,可作我們的比較標準基礎。 如果我們特認真,還可進一步地學習西方分析統計的方法,發給每人一張細表,分門別類地一一打分,如境界分若干,情感表達分若干,藝術分若干,哲學表現分若干,社會健康效應分若干等等,然後計算總分,就可得出一個結論。 當然,這裡說的是水平相當、難以鑑定的情形。

還有一種情形,科學研究者戲稱為"Bloodyobvious",即一種不需統計、不需比較、相差懸殊、極其明顯的例子。 我今天在這裡所說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特例。
有人可能認為我言過其實,有文人誇張之嫌。 然而,我卻只是一個喜愛文學的道地的科學工作者,重證據和嚴謹是我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 的確,《關雎》一詩表面看來並非特別起眼,描述的是君子追求淑女之事。 如果不加細究,確難發現其十分獨特之處,體會孔子以《關雎》作為《詩經》之首的深刻寓意。 孔子遵循"述而不作"的原則,其思想和邏輯主要體現在其編輯內容的順序上。

歷代學者一般認為,孔子以《關雎》作為《詩經》之始的用意是"正夫婦"之道,體天地陰陽之義。 所論誠然如此,但該詩表現的哲理遠不止如此。 如果僅僅如此,我就不需如此熱切地向你推薦該詩了。

《關雎》是《詩經. 國風. 周南》中的第一首詩。 國風,指的是諸侯國中的民俗歌謠。 週,周文王諸侯國;南,這裡主要指豫鄂江淮間的南方諸侯國;周南,即指周的禮樂文化對南方諸侯國的影響和教化。 《關雎》全詩八十字,實際用字四十四個,重複用字三十六個,四字一句,四句一段,共分為五個段落,茲摘錄如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莕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莕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莕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初讀此詩,人們不禁被詩中撲面而來的春意生機和深深的愛意所感染,並體會到自然和人的和諧一致。 然而詩中大量的重複用字,同時也讓人困惑。 用今人的眼光看來,很有原始狸俗之嫌。 可是靜心細究起來,這些重複用字,在各自的上下文中,各有不同的寓意,正好表現了該詩的鮮明藝術特色。 如"窈窕淑女"句在詩中共出現了四次,然而每次所處的環境明顯相異,其挑戰的強度呈逐漸增加狀態,故對淑女的讚美之義也相應地得以昇華:第一次出現?quot;窈窕淑女"是對淑女的靜態特徵描述,面對的僅是對景生情(雎鳩發春情求偶之聲)所致的自然欲求的挑戰,而這時"君子好逑"而無行動,"淑女"因不知君子之思故無反應;第二次出現的"窈窕淑女"的內心是動態的,其掩藏在水面下的芳心是"參差"忐忒的,其意識流是"左右流之"的,因為她面對著君子的"寤寐求之"的挑動;第三次出現的"窈窕淑女"的內心是相對定向的,她在"參差"中採擇了追求她的君子,接受了他"琴瑟友之"的友好之舉;第四次出現?quot;窈窕淑女"的內心是完全確定的,她不顧"參差"地接受了君子"鍾鼓樂之"的大樂之為。 "窈窕"二字的含義是幽閒貞靜。 淑女雖然面對著逐漸加強的挑戰,均能發乎情動乎理,我自幽貞相應,"窈窕"自處,充份體現了西周初期周文王禮樂教化對民眾的影響。

詩中還有三個"參差莕菜,左右芼之"的重複,也有十分重要的含意。 它們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句一起共同指明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時間變更。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句無疑指的是春天,該句指的是雎鳩在春季求偶發出的關關應和的聲音。 漢語中的春字,多和求偶慾望相關,如春意、春情等是例。
"參差莕菜,左右流之"句,描述的是夏日時水中莕菜的生長運動貌。

"參差莕菜,左右采之"句,描述的是秋日時水中的莕菜有些已經成熟,可以選擇採摘。

"參差莕菜,左右芼之"句,描述的是冬日時水中的莕菜都已成熟,可以或左或右地普遍收集。

這四段詩中刻意表明各自的季節屬性,有其深刻的意旨;即為的是闡明陰陽男女在五行大理中的天人合一行為。 中國的五行系統,是傳統的前不見源頭的哲理,人熟能詳,所謂春木生、夏火長、土王四季、秋金成、冬水藏。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五行是古人闡述自然和社會所遵循的最大基本原理。 五行就如一個空筐結構,不管什麼都可往裡配置,象方位、四季、陰陽氣等。 如《管子。 四時》這個屬月令類的時憲書,其五行就是與四方、四時、氣相配的:

東方曰星,其時曰春,其氣曰風,風生木與骨。
南方曰日,其時曰夏,其氣曰陽,陽生火與氣。
中央曰土,土德實輔四時入出。
西方曰辰,其時曰秋,其氣曰陰,陰生金與甲。
北方曰月,其時曰冬,其氣曰寒,寒生水與血。

《管子》這個五行四時順序,恰巧與《關雎》的四季順序相合,有趣的是《關雎》的夏秋詩段之間,也有一個不明時節、與土位相當的一段詩。 更有趣的是該段詩描述的君子也似土的德行,環行回复,輾轉反側。 不僅君子的土德的行為如此,其它木火金水四德的行為也與君子的行為吻合,體現了天人一體的五行之行,陰陽男女在五行時流中的相配摩合過程:

春木生對應君子生"好逑"之心;

夏火長對應君子"寤寐求之"之為;

土王四季對應君子"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之為;

秋金成對應君子"琴瑟友之"之心許小樂;

冬水藏對應君子"鍾鼓樂之"之收娶大樂。

值得注意的是,君子之行在這裡頗似《周易》乾卦的德行。 相應地,作為陰性的淑女,在五行時流中則是遵循坤卦靜順的特徵,"窈窕"自如,順陽而至,"安貞吉"。

以上闡發,絕非杜撰,有《韓詩》作證。 《韓詩外傳. 卷五》載:"子夏問曰:「《關睢》何以為《國風》始也?」孔子曰:「《關睢》至矣乎!夫《關睢》之人,仰則天,俯則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紛紛沸沸,道之所行,如神龍變化,斐斐文章。大哉!《關睢》之道也,萬物之所繫,群生之所懸命也,河洛出圖書,麟鳳翔乎郊,不由《關睢》之道,則《關睢》之事將奚由至矣哉!夫六經之策,皆歸論汲汲,蓋取之乎《關睢》,《關睢》之事大矣哉!馮馮翊翊,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子其勉強之,思服之,天地之間,生民之屬,王道之原,不外此矣。」子夏喟然歎曰:「大哉!《關睢》乃天地之基也。」詩曰:「鍾鼓樂之。」"

讀了以上孔子所提示的《關睢》之道和我對該詩的闡發,我想你也應該同意我對《關睢》的評價和讚美吧!
本文作者: (音明),澳大利亞醫學博士。 曾對《河圖》、《洛書》和伏羲八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著有多篇文章。

沒有留言: